三米深

更新时间:2023-07-11 13:34

三米深,原名林雯震,80后诗人、作家。2000年在《散文》发表处女作,2002年末开始诗歌、散文诗创作。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散文》《美文》《散文诗》《青年文学》《北京文学》《西藏文学》《安徽文学》《福建文学》等数十种刊物及《诗选刊》年代大展、《80后诗歌档案》《中国诗歌精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新诗年鉴》《中国最佳诗歌》等多种选本。曾获《人民文学》《上海文学》《福建文学》等杂志征文奖多次。2008年参加第八届全国散文诗笔会。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诗歌作品

天桥上的乐队

五个盲人并排坐在天桥上

用不同的乐器合奏《两只蝴蝶》

他们看不见世界

也可能从未见过蝴蝶

可他们还是努力地睁大眼睛

把红皮的证件一字排开

没有人知道,他们从何而来

明天又将辗转何处

翩跹在歌曲里的两只蝴蝶

定然会带着这座城市

与生俱来的孤独

扇动着翅膀,飞向相反的方向

父亲说鬼从来不用脚走路

却很诚实,他们也低头劳动

他们也懂得善良,懂得

等待是无期的事,懂得悲伤

我偶尔也和他们说话,我知道

他们在我身旁,和我一样孤独

在他们生活的世界里

有和人间一样无垠的麦地

他们在那里接受记忆的惩罚

转世、轮回或幻想着终老一生

他们无法彼此倾诉

有时会半夜站在你的床前

流着泪水,却不小心吓着了人

问 路

穿过寂静的山林,穿过你

穿过我的身体,一切都没有边境

此刻,风是安静的,如水

流过时光,时光也是安静的

我想起我们曾经走过的路

此刻,你定然无法听见晚秋

一颗颗迷失方向的石头

在内心深处落下最深沉的声音

不知走了多少天,风掏空了

我的躯体,依旧安静,掏空回忆

依旧是无法消解的陌生,在山水之间

还有人家,归隐于白云深处

老人家说,不知过了多少年

不知有多少问路人,和我们一样

为了山水而来,却迷失在白云深处

对于这片山林,我比你们更陌生

乌 镇

谁把乌鸦脱下的黑衣穿上

回家的路越走越长

天堂断了,未亡人扫着碎片

他们旋转着念动咒语

伸出五指:金木水火土

蓝印花布从断裂处

倾泻下来,卷走了晨昏

人们挖空了木头

然后装进衰竭的身体和回忆

掺杂着不时响起的哭泣

流水更慢,像被双桥紧锁

没有哪个江南小镇

今夜我能够带走

麻雀在瓦顶上收起翅膀

化不开的薄雾还萦绕在枝头

(发表于2009年第八期《人民文学》)

诗歌评论

三米深:为了一个故事而来

□ 赵卫峰

抒情诗或诗歌的抒情倾向在阅读与评论中的位置并不衡定,这并非它自身的罪过,而是缘于个人的认识变化,“人”的认识当然并不是孤立的。因此把情诗的每次放逐与回归,都无可厚非。同样的道理,我们似乎也没有理由来认定抒情的重要与否,更不该要么一要么二地对立,因为无论我们如何争鸣,并不会真正影响诗歌自身的行进。

这样的对立其实也可以理解,它也时常出现,略为反常的是对“对立”的维护。正如反对抒情者自有道理,对“抒情”持肯定者,也会举出若干中外诗人相关经典话语证明其重量。不妨认为这其实均属于“个人偏见”。也不妨认为,对于抒情的爱好,是一种本能体现:诗歌的本能需要与诗人本能需要的合拍。

三米深是一个纯正的抒情者。三米深却是一个比较怪异的笔名,它似乎因为一次独特的经历或体验,一个故事或是事故,一场爱,恨,一段极乐与深哀,对他自己显然非常重要。当然对于读者,更重要的是文字,它们在三米深那里是安详沉静的,不是激流而是漫延,浸润;在这样一个信息不分昼夜横冲直撞的时代,这种“静”,也等于是一种“镜”。他的一篇关于福州的文字(《诗歌杂志》第3期)曾令我留神并暗叹他的文字归纳能力与对城市的诗性理解,这篇文章也恰好合符他的诗观:个性是灵性之本,从内心出发,真诚的写作,干净的表达。这四句话并不特殊,但这种朴素的实在的认识却又是诸多写作者最易忽略的,不信我们可以看看许多诗人的所谓诗观,总是显得临空蹈虚,不知所云,玄之又玄,却又摸门不着;诗歌之妙,应该只存在于分行文字间而不是口头上。三米深的朴素与真诚在静静的陈述中“显而易见”:

■那么小

抱着孩子走过城市

孩子很小 城市很大

夜空中的星辰闪烁

也会让孩子受伤害

他双眼紧闭

惧怕城市的寒冷

他那么小 夜那么黑

我们要对他保守秘密

■我居住在西湖畔

若干年前的夏夜,这里蛙声不断

若干年前,这里曾是

阡陌纵横的乡村,每天黄昏

这里会随着天色渐渐沉入湖底

湖里有鱼,它们丰衣足食

安居在这个城市的肺部

我和那些鱼一样,习惯了安静……

三米深类似的语句总是淡淡的,缓缓的,无意于工似又处处皆工,还让人不能不感到隐隐约约的莫名叹息与压力,感到沧海桑田,人,身不由己……以表达情感为主的抒情诗是最能表现艺术原初功能的,也可说凡诗皆抒情,一般认为的抒情诗的界定主要以表征为主,即从文本所承载的情感的隐显程度来识别的,亦即是表现的角度、方法和程度的差异所致。诗乃心声,本就是发情泄欲呈现思虑,是与血肉息息相关的自然流露。因而如何更好地合情合理,情景交融,怎样妥善融洽理性与感性、思与诗就成了一个长期性的问题。其实对于阅读也是这样。

不难看到,对于诗歌抒情的写作与阅读,实际上都是一个渐进的量变过程,当写作到一定阶段,抒情成为难度, 对抒情的理解也是这样,正如对于大众,通俗易懂的歌谣当然受宠,这也显出了抒情诗的另种难度,相对地看,更为直抒胸臆的歌曲在今天能够借助的辅助手段越来越多,而诗,其实终归是总在形式与内容方面下功夫——这是个一目了然的道理,但许多失败的抒情诗歌往往就失败于此,而形式的革新,又体现出更加的持续的难度或前提,如思想观念、个人素质和对语言的距离等的融会贯通。

■窗外下雨了

想起春天,近了

是淡的,有些冷

一个人在网上

漫无目的地点击着

此时此刻。点击着

往事,就是首诗

写下了就留下了

无论是对是错

她生活在我的诗里

如此优雅,永远地。

窗外的雨声

是遗忘已久的珍珠

洒落一地,碎了

我没有拉开窗帘

我想起她忧伤的眼神

这首诗很明显地代表了三米深的诗歌基调。也是其人生旋律吗?看起来,这样的诗是温柔的,安静的,在逼人的场景感中暗含很大的张力,怎能否认,任何力量都来自细小或开始都是纤弱、祥和的;这靠的是作者对“世界”的理解,以及观察:“五月属于她们,记忆还未发生/天以北,光线在睫毛上轻舞”(《水晶葡萄》)。这样的理解及之后的记录,又有着某种轻度悬念,因为它们都只呈现出一个片断、一个细节、一个截面,或者是一个故事,它们让柔缓的阅读在阅读之后继续着,延伸着,这颇像一节披挂绿叶的树枝印入眼帘,它构成一幅成型的画面,但无意间又造成了一种留白的效果:

■午后,黄昏

分不清此刻

是午后,还是黄昏

日光把防盗网

镀成金黄

纱窗过滤着

无声潜入的光线

风是轻的

吹起对面阳台的衣裳

诗歌在某种角度说也是记忆,“故事”,三米深给我发来的自选诗歌的总题就叫“从前”,这是不是说,明显有着书生意气的他偏爱追溯,衷情于逝水年华呢?看起来,我倒以为三米深的沉静源于对爱的向往,立足于可能的、曾经的爱的记忆与回味之中,他的爱有时又是广义的;按原义爱的意思也是占有,但在三米深这里显然多为消失或失去、失落,更是失却后的悟省,这时,理解并宽容这两层境界就先后隐约而现了。这也是三米深引我留意的地方,其文儒雅,其思安详,在今天这种时空里,有着语言组织才能的八零后写作者并不少,有着一颗平常心的抒情者却肯定不多。这种平常,当然也体现出上述的朴素与真诚,光是从诗歌题目就可看到,他不咄咄逼人不故弄玄虚,他留神的地方是内在的实在,或说“纯粹”。他的诗歌标题咋一看去简约平白,实际上又有意无意地挂靠着时光:午后,黄昏;下弦月……对时间的诗性敏感,对故事的归纳性认识,已透露出三米深潜在的深度。

读他的诗作,我还感到他似乎还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在他的诗行中,曲线型的描述较常见,如“下弦月”“乳房”“平滑的曲线最美”“纠缠,浑圆的就像面镜子”等,这几乎也决定了他的一种古典情绪或书房式想像习惯,当然我无法确定这样的喜好是不是该发扬或如何更好地发扬,但我隐约感到这迟早又会是他写作的一个较大阻碍,我想他应该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亦即解决如何在置身现实空间的同时,将现实引为己用的问题。

一般来讲,诗歌其实是难以真正触及“现实”的,它对记忆、故事负责,不对未来承担;当诗歌的抒情色彩明显透亮时,似乎更显得远离了现实,因为现实世界在传统诗歌的审美中当然是显得市井化、俗世化而不易入诗的?这可能就涉及到抒情内容的更新与整合了?我看到他的诗歌取材对于现实世界是回避的,1982年出生的他始终寄身于福州,一个有着悠远文化传统的中心城市,我所见到的他的60首诗作中却只有一首触及城市,甚至这种触及都只是因为独在异乡(成都)时的一时感慨,属于“路过”。另外属于我个人感慨的是,东南沿海,他的诗歌中似乎没有关于“海”的表达。

往往,正因抒情,使诗歌看起来对具体的现实生活有明显疏离,这是一个需要具体分析的老话题,而我们也可换个角度以为,现实感的忽略或部分忽略,并不是什么罪过,有时正是肉眼看不见的东西提高了我们内省与远望的可能,在三米深这里,似已可见他自身的价值取向与审美观使他的诗歌、或他是以诗歌来体现、摸索“爱”与“时光”,我不妨理解为并不是他不需要“现实”,而是,在写作的某些特定阶段,并不需要面面俱到,有时,以点带面或点到为止亦可。有时,一点,正如一年中的一日,足以贯穿有情人的一生。

■从前

十二点过后,一切都将成为从前

孩子们还对着星星,说着认真的话

一夜的梦影星尘,渐渐成为背影

我们数着桥上桥下的行人

他们是不是也为了一个故事而来

因为一句话离开,菊花茶在河里漂

流水也香了,醉了,触不到的手

触不到的恋人,从那一天起

我们耐心地听爷爷说完了她的故事

从前啊,他们和我们一样的年轻

从前啊,河水清澈,就像她的眼睛

总的看,三米深的短诗较好,在谦虚与自省中,在安静的气氛中,他缓缓地行进着,向上,可以期待的是,他会对叙事保持清醒的距离,这会对抒情的力量产生羁绊与制约。事实上在他的一些短诗中,我已看到可贵的尝试,一种凭借古典诗意拓展想像力空间的努力,这种由记忆的“自留地”延向更宽广、朴素和深邃的精神的“自然界”尝试,需要作者全身心的真诚付出,也隐约体现出当下诗歌中的一部分在信息时空的喧哗中,静静洄流到从前的可能!“在你们/认识我以前/我已经死去/是你们延缓了/我的葬礼”(《别》)。总的看,三米深的诗作目前的欠缺是对社会和哲学的关注和切入角度还不够完好,局限于情感层面的承担,此外,审美大于批判,有时情感略有失控;这些,其实也是每一位抒情写作都会遇到的暂时性的障碍。何况,他那么年轻,又那么文化。

情乃青春之心!发乎情,止乎礼义,这看似简单实则很困难,随着静静的流水,道和理在变化,情与感也在起伏,在今天,抒情的意义已越过一般思絮和情绪的平常表达,延伸向对客观世界的关注和尊重,个体的自我宣泄亦由此深入到对世界的诗性理解、对生命本体的全面思考中,可以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积累,可以相信三米深将会注意到感性与理性、现实与虚构平衡统一,使抒情与叙事完好结合,转向一种综合的、平衡的复合式的“文化抒情”——对于诗人这种特殊知识分子,这是早晚的事!必须的事!个人特质与能量也将由此彰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