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侯

更新时间:2024-07-21 21:39

世侯是指辽宋金元时期管理北方汉人的特殊制度。辽朝时指汉人佐命功臣及汉人世豪;宋朝指常胜军;金朝指猛安谋克、九公封建;元代指汉人万户、千户及百户。

世侯简介

“韩、刘、马、赵不仅王恽郝经称之为四大族,比诸唐代之崔、卢、李、郑,苏天爵则加上时、左、张、吕四家,称之为辽金大族,影响所及,辽亡之后仍有二百四十年,不可不谓深远。”

辽朝世侯

韩知古,契丹名迪里姑鲁,是《辽史》所载汉臣进入契丹社会第一人,进入契丹社会时间大约在888年左右,因是辽太祖和述律平的家奴,因此对以辽太祖为代表的契丹显贵们的汉化思想有重大影响,也最先得到重用。辽太祖朝历任左仆射(909年已担任此职)、首任总知汉儿司事(担任此职时间约在916年,即辽太祖开国称帝前后)、中书令(926年),在辽太祖朝总理汉人事务,对契丹建国初期的礼仪制度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功列佐命功臣。韩知古娶契丹女人为妻,在契丹生育11个儿子,全部在辽廷出仕为官,由此韩氏家族发展成为终辽一世契丹社会第一汉族世家大族,史称“玉田韩氏”。

康默记,本名照,被辽太祖俘虏进入契丹的时间大约在902年左右,因才干出众被辽太祖留在身边倚为谋臣。辽太祖朝历任左尚书(916年以前已担任此职)、礼部尚书(918年已担任此职)皇都夷离毕(920年),主持营建了契丹皇都和辽太祖陵,对辽太祖建国及治国思想有重大影响,为契丹建国初期的法律制度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功列佐命功臣。韩延徽,字藏明,契丹名匣列(辽太祖赐名),幽州安次人,进入契丹时间大约在911年左右,辽太祖朝历任守政事令、崇文馆大学士(915年前后)、左仆射(926年),对辽太祖仿效中原封建帝制开国称帝、设置州县安置汉人、攻渤海、征服草原诸部族等思想、决策、行动都有重大影响,参与了辽太祖建国、建国初期各项制度建设及军事征服活动,以功列佐命功臣。

韩延徽在辽太宗朝封鲁国公、政事令、南京(今北京市)三司使,辽世宗朝迁升南府宰相,辽穆宗朝致仕,辽应历九年(959年)病逝,终年78岁。韩延徽是契丹建国初期重要政治人物和辽太祖的首席谋臣,是契丹辽王朝四朝元老第一人,汉臣封公侯第一人、担任南府宰相第一人。《辽史》给予韩延徽很高的评价:“太祖初元,庶事草创,凡营都邑,建宫殿,正君臣,定名分,法度井井,延徽力也。”韩延徽家族是辽代社会汉族世家大族之一,史称“幽州韩氏”。

赵思温,性格果锐,膂力惊人。最初跟随燕王刘仁恭,为后唐庄宗李存勖所俘,拜平州刺史。神册二年(917年),投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拜检校太保、保静军节度使。天显十一年(936年),带兵援助石敬瑭抵抗后唐进攻,迁南京留守、卢龙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侍中,赐号“协谋静乱翊圣功臣”,迁临海军节度使、检校太师。辽太祖死后,述律平逼迫他殉葬,赵思温亦逼迫述律平殉葬,太后心一狠以手腕代替。赵思温生子十二人,其后支分派别。官三事、使相、宣徽、节度、团练、观察、刺史、下逮州县职二百余人。

宋朝世侯

由于“女真、契丹、奚皆同朝,只汉儿不好。”北方汉人意为归降宋朝可以找到同类,如张觉、郭药师、李全、杨妙真、李璮马扩等。但“北人指曰汉儿,南人却骂作番人。”以至于北方汉人吃新米就被宋军辱骂,且南宋兵民自视救世主,歧视北方汉人为藩人,又因宋朝畏惧金朝诛杀张觉红袄军,更在1125年金分东西两路进攻宋时,辽朝降将郭药师和麾下的常胜军,在跟金的战斗中被宋军逼反,带着东路金军从河北直扑汴京,西路军则一直没能攻下太原,不敢南下。

金朝世侯

猛安谋克是指王六儿、王伯龙、韩庆和、张应古、刘仲良、李孝功、刘宏等人。1124年(金天会二年)金兵攻拔平州后,统帅完颜宗望以“恐风俗揉杂民情弗便”为由,乃罢汉人猛安谋克。1145年(皇统五年)熙宗“又罢辽东汉人、渤海猛安谋克承袭之制,浸移兵柄于其国人”。之后在金朝中早期“有兵权、 钱谷,先用女真,次渤海,次契丹,次汉儿;汉儿虽刘彦宗、 郭药师亦无兵权。”

金朝末年都城南迁后在河北地区对九个地主武装首领的封授事件。金宣宗贞佑二年(1214)﹐在蒙古军的打击下﹐金朝南迁。河北山东等地相继沦陷。兴定二年(1218)﹐蒙古军攻占山西太原﹑平阳等地﹐形势对金朝极为不利。次年正月﹐金宣宗召集百官商议对策。宣徽使移剌光祖等人建策:“当募土人威望服众者﹐假以方面重权。能克复一道﹐即以本道总管授之。能捍州郡﹐即以长佐授之。”宣宗于四年二月﹐分封河北山东﹑河东的地方官吏与地方武装首领王福等九人为“公”﹐以抵抗蒙古军﹐收复失地。河北九公皆兼宣抚使﹐赐号“宣力功臣”﹐总率本路兵马。设置公府﹐任命官吏﹐征敛赋税﹐赏罚号令﹐皆由九公自便。史称这一事件为“九公封建”。

元代世侯

元初,元朝席卷天下,靠的是分封宋朝弃之不要的三北山水寨主,用这些诸路汉人万户,是蒙古国时期出于对金作战和巩固北方统治的需要,在北方原金朝统治区设立汉军万户,任命北方汉地势力较大的地主武装头目为万户,使其分统诸路。据南宋人的记载,蒙古军与南宋军作战时的战术是:女真军(广义之汉军中的一种)、汉军冲锋在前;不胜,继之色目以军;又不胜,才用真正的蒙古军上阵 。

汉军万户在向蒙古统治者履行纳质、贡赋、从征、联姻等义务的条件下,谁打下的领土就归谁,可自治其辖境,统领兵民钱谷,并世袭其职,专制一方。汉人万户的设置有利于弥补蒙古在汉地政治军事力量的不足,但汉人万户权力过大,对蒙古的长远统治是不利的,各路汉人万户。在通过打击阿里不哥和海都时,元朝大力派遣汉人万户参战北伐,经过征讨南宋、征讨大理、征讨阿里不哥、征讨李璮之乱、征讨海都、征讨窝阔台汗国及镇压乃颜之乱(李璮的亲属)的战争,汉人万户兵力被不断分割、改编基本被消耗殆尽。蒙古三次西征,都曾征发中国北方的各族军士、工匠、民人随军前往,很多人因此留居中亚等地,生活同化入穆斯林中。其中少数人更跻身当地权贵阶层,借助蒙古军事贵族势力成为中亚新的统治者。《长春真人西游记》曾载,在邪米思干【即撒马尔罕】城中,“大率多回纥人,田园不能自主,须附汉人及契丹、河西等。其官亦以诸色人为之,汉工匠杂处城中。”丘处机还被生活当地的汉地官员司天台判李公等人邀请一起去城西春游,众官“载蒲萄酒以从。”此情此景仿佛中原士人聚会在中亚之衍伸。丘处机前往成吉思汗兴都库什山下的八鲁湾行宫时,一路上也是“汉人往往来归依。” 见于《长春真人西游记》中的西域汉人就有宣差刘仲禄、杨阿狗、李东迈、郭德全,太师府提控李公,三太子医官郑公以及西夏人宣差阿里鲜、阿波古。忽必烈即位后逐渐将其废除。

元末,世侯制度再次出现,元帝任命李思齐、张思道、贺宗哲、孔兴等汉人世侯对抗各地起义部队。贺宗哲、张玉、开原王、张辅(张辅在漠北草原出生)等汉人及父辈随护元帝返回漠北和林。如脱脱不花汗被也先太师杀害后,曾率两万部众(一说三万)制造土木伏马又暗杀也先太师的阿剌知院所统领的巴图特部,既被认为是汉人后裔。而元朝贵族除随元帝北归者,皆归附于明朝。

代表人物

古籍及出土石刻记载甚多,只记奇才有名望之人。康默记、韩延徽、韩知古、韩德让、赵思温;黑龙江:王伯龙;吉林:王浍;辽宁:韩庆和、韩常、高景山、郭药师、张觉、李守贤、李彀、刘世英、刘亨安、石天应、石焕中、张鲸、张致、杜秀、田雄、张成;山东:李全、杨妙真、李璮、赵迪、刘益、刘显、史天泽、刘柏林、张柔、严实、刘恩;石天麟、杨惟中、刘黑马、郭宝玉、郭德海、郭侃、张拔都、贾塔剌浑、薛塔剌海、张荣、刘敏、王逖勤、Khitayan Vazir(意译汉儿人,名帝释天的武器。元太宗窝阔台汗所赐名)、丞相大夫、不花太师及金莲川幕府等。

历史评价

燕自两河之战,遂非唐有。荐罹辽金,几四百年。然而不渐宣政佻靡之化,豪劲任侠,浑厚敦雅,犹有唐之遗风焉。故是诗有「衣冠儒雅尚如唐」之句。辽宋金元世侯就勇略而言南朝只有吴阶、刘琦、韩世忠、岳飞、张俊、徐徽言、张敌万、李彦仙、赵立、李庭芝、杜杲等等可以相抗衡。且经世治略,招抚流民并不比南朝逊色丝毫。

虞集:“我国家(指蒙古)龙兴朔方,金源氏将就亡绝,干戈蠢起,生民涂炭。中州豪杰起于齐、 鲁、燕、赵之间,据害以御侮,立保障以生聚。”

胡祗适:“朝以神武起北方,幽燕以南风从云会。功成事定,剖符锡命,列为侯伯,连城数千,户数十万,租赋焉,生杀焉,一出于侯伯。”

姚燧:“由是万户布列天下,其势虽分,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相传虎节,一命三品,世世不绝。”

孱赤台:“张柔骁勇无敌,向被执而降,今委以兵柄,战胜攻取,威震河朔。失今不图,后必难制。常欲杀我,我不敢南也。”

郝经:“燕岭之北,河湟之西,姑置勿论(不敢论)。藩方侯伯,牙错棋置,各土其地,各分其民,擅赋专杀,父死子没,今一再传,年皆未及四十,书传方略,时务情伪,莫不明练。而各握重兵,多者五、七万,少者亦不下二、三万。比年以来,鏖战长征,山川险易,靡不周知。”

魏初:“地方二三千里,胜兵合数万,如异时,齐、晋、燕、赵、吴、楚之国,竞收纳贤俊,以系民望,以为雄夸。”

苏天爵:“大者五六万、小者不下二三万,虓将劲卒,荏习兵革,骑射驰突,视(比)蒙古、回鹘尤为猛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