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蕉

更新时间:2022-08-26 11:24

仙人蕉是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实。中国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也均有栽培,以台湾、广东、海南最多。甘蕉果形短而稍圆,粉蕉果形小而微弯。其果肉香甜,除供生食、制作多种加工品外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仙人蕉原产台湾,由台湾北蕉变异而来,为台湾主栽品种之一。

简介

仙人蕉为台湾省的主栽品种之一,从北蕉中选育出来,属高把香牙蕉。假茎高2.7~3.2米,茎形比4.8,叶形比2.6。株产高于北蕉,果实含糖较高,果皮较厚,较耐贮运。生育期比北蕉长15~30天。抗风性较差。为高干矮脚品种。原产于台湾省,由台湾北蕉变异而来,为台湾主栽品种。果穗长60~110厘米。果指数140~200只,果指长18.6~22.3厘米。果型较直、长、大。果实品质中上。抗风力差,抗病、耐寒性较好。

形态特征

茎高2.7~3.8米,茎粗,果穗8~10梳,每梳果指17条,果指数140~200只,果指长。一般株产16~30公斤。

生长环境

抗风力差,适合于台风较小的地区。

分布范围

中国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

病害

仙人蕉束顶病

发病特征:香蕉束顶病俗称蕉公、虾蕉、葱蕉,该病是严重的世界性的病毒病。中国各蕉区均有发生,以旧蕉区较严重。香蕉束顶病的典型病症是新叶越抽越小,并且成束,故称束顶病,发病后期植株矮缩。病叶较直立狭小,硬脆易断,叶边缘明显失绿,后变枯焦。叶柄或中肋基部出现深绿色的条纹,俗称“青筋”,这是区别其他原因造成丛叶的主要特征。病住一般生长缓慢,矮化,不抽蕾结果。抽蕾时才发病的植株抽出的蕉蕾其果实畸形细小,果无甜味,无经济价值。病株根尖变紫色,无光泽,大部分根系腐烂或变紫色,不发新根病株最后枯死。

仙人蕉黄叶病

发病症状:发病蕉株的下方老叶叶缘首先黄化,逐渐扩大至中肋,叶柄软化弯曲下垂,最后枯萎,上方幼叶亦逐渐发黄,最后导致整个蕉株枯萎死亡,有时病株假茎外围的叶鞘自基部发生纵裂。纵切病株的假茎或块茎可以发现维管束呈现褐变的现象,在发病后期,黄褐色的维管束组织上下贯穿呈长条形。有时病菌会从母株块茎穿过与吸芽相连部位而侵入吸芽。

仙人蕉灰纹病

发病特征:香蕉灰纹病又称香蕉暗双孢霉叶斑病,在中国香蕉产区均有发生。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上。叶片受害多从叶缘开始,病斑呈椭圆形或沿叶缘呈不规则形,暗褐色或灰褐色。新病斑周围呈水渍状,后逐渐扩展为中央浅褐色,具轮纹、斑边深褐色的椭圆形斑,斑外缘有明显的橙黄晕圈。叶背的病部上常长出灰褐色霉状物。病菌沿叶缘气孔侵入时,初期叶边缘出现水渍状、暗褐色、半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的病斑,后期沿叶缘联合为平行于叶中脉的褐色、波浪环纹坏死带,秋季后病斑由褐色转为灰白色,质脆。

仙人蕉冠腐病

发病症状:采后的香蕉密封包装,在25~30℃下贮藏7~10天,蕉梳切口处出现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含大量大、小分生孢子,造成轴腐,进而向果柄扩展,病部暗褐色,前缘水渍状,指果脱落;20~25天后果身发病,果皮爆裂,覆盖许多白色菌丝体及分生孢子,蕉肉僵死,不易催熟转黄。青果外软而中央胎座硬,食之有淀粉味感,一旦发病,扩展极为迅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