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庠

更新时间:2023-12-26 13:40

刘庠,字希道北宋彭城人。8岁便能作诗。中进士后,任高密广平院教授。后因上书议论时事,受到宋英宗器重,升任监察御史里行。汉高祖刘邦四十四世孙。

人物平生

刘庠经常向英宗提出规谏。英宗为仁宗修神御殿,非常宏丽。刘庠说:天子之孝,在于继承先王之志,而不在宗庙的侈靡,因此,“宜损其制,以昭先帝俭德”。皇家的奉宸库被盗后,只将看守库房的小官治罪,刘庠主张应连同主管此事的“近侍”一并惩罚。仁宗的外家李珣犯销金法,刘庠启奏说,执法当从贵戚和皇帝亲近的人开始。英宗未立太子,刘庠上疏认为,应早日确定太子的人选,并使太子经常留在皇帝身边,经受锻炼。这些建议英宗一一采纳,付诸实行。

宋神宗即位后,刘庠任殿中侍御史,为右司谏。在宋与契丹的关系问题上,他认为守信义最重要。在河东转运使任上,他考察了河东路的物产情况,发现铁的蕴藏丰富,就请求恢复废弃的冶炼场所,发展冶铁铸造。他又招募民众往长城边上的荒僻地区转运粟谷,以防饥荒。此后,先后任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真定府知府、河东都转运使、开封府尹

刘庠对王安石推行新法不以为然,不愿在王安石手下做事。王安石想会见他,并嘱咐传达人员说:“今天来客一律不见,只有刘尹来要立即告诉我。”但刘庠始终不肯见王。后屡易职降职。64岁时去世。

社会评价

刘庠一生,“有吏能”,并通晓各代历史,王安石亦“称其博”。刘庠死后,当时有人评论说:“帅臣极难得,刘庠可惜也!”

宋史记载

刘庠字希道,彭城人。八岁能诗。蔡齐妻以子,用齐遗奏,补将作监主簿。复中进士第,为高密广平院教授。英宗求直言,庠上书论时事。帝以示韩琦,琦对之“未识”,帝益嘉重,除监察御史里行。日食甫数日,苑中张具待幸,庠言非所以祗天戒,诏罢之。会圣宫修仁宗神御殿,甚宏丽。庠言:“天子之孝,在继先志,隆大业,不在宗庙之靡。宜损其制,以昭先帝俭德。”奉宸库被盗,治守藏吏。庠言:“皇城几察厉禁,实近侍主之,当并按。”仁宗外家李珣犯销金法,庠奏言,法行当自贵近始。帝不豫,储嗣未正,庠拜疏谓:“太子,天下本。汉文帝于初元即为无穷计。颍王长且贤,宜亟立,使日侍禁中,阅四方章奏。”帝皆行之。

神宗立,迁殿中侍御史,为右司谏。言:“中国御戎之策,守信为上。昔元昊之叛,五来五得志,海内为之困弊。今莫若示大信、舍近功,为国家长利。”奉使契丹。故事,两国忌日不相避。契丹张宴白沟,日当英宗祥祭,庠丐免,契丹义而听之。

除集贤殿修撰、河东转运使。庠计一路之产,铁利为饶,请复旧冶鼓铸,通隰州盐矾,博易以济用。又请募民入粟塞下,豫为足食。进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契丹侵霸州土场,或言河北不可不备。庠上五策,料其必不动,已而果然。大河东流,议者欲徙而北。内侍程昉希功,请益兵济役。庠请迟以岁月,徐观其势而顺导之。朝廷是其议。移知真定府,又为河东都转运使,召知开封府。

庠不肯屈事王安石。安石欲见之,戒典谒者曰:“今日客至勿纳,惟刘尹来,即告我。”有语庠者曰:“王公意如此,盍一往见。”庠谓:“见之,何所言?自彼执政,未尝一事合人情。脱问青苗、免役,将何辞以对?”竟不往。奏论新法,神宗谕之曰:“奈何不与大臣协心济治乎?”庠曰:“臣子于君父各伸其志。臣知事陛下,不敢附安石。”会与蔡确争廷参礼,遂以为龙图阁直学士、知太原府。请复宪州募民子弟剽锐工技击者,籍为勇敢,仿汉谪戍法,贳流以下罪徙实河外。

契丹建牙云中,遣骑涉内地,边吏执之。契丹檄取纷然,又遣使议疆事。众疑其造兵端,欲大为备。庠奏言:“云朔岁俭,军无见粮。契丹张形示强,造端首祸,曲在彼不在我,愿勿听。宜先谕以理,然后饬兵观衅。”帝嘉使者辞顺,讫以黄嵬山分水岭立新疆。遭母丧,服终,知成都府。乞禁西山六州与汉人婚姻,勿蹈吐蕃取维州之害。徙秦州。坐失举,降知虢州,移江宁府、滁州,徙永兴军。时西征无功,关内骚动。庠过关,力言虚内事外,恐摇根本,帝感纳其忠。

元祐初,加枢密直学士、知渭州。卒,年六十四。宣仁闻之曰:“帅臣极难得,刘庠可惜也。”庠有吏能,淹通历代史,王安石称其博。卒后,苏颂论庠治平建储之功,诏褒录其子。

人际关系

祖父:刘谭

父亲:刘颜

兄弟:三兄弟失名

儿子:绍

孙子:鹏

曾孙:徽和

八世孙:刘开、刘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