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

更新时间:2023-01-06 16:03

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创建于1988年,是我国低能核物理研究重要基地,依托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主要开展核物理基础研究、核数据测量、辐射物理、核技术应用和交叉学科研究。现任实验室主任柳卫平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沈文庆院士。

主要概况

1987年,王淦昌院士、钱三强院士等专家向国家科委和国家计委提出建议,提出《关于充分发挥大型科研装置的作用,组建国家实验室的建议》。1988年,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简称串列实验室)成立,是我国八十年代在核物理领域布局的低、中、高能三个基地中的一个低能核物理研究基地,属于国际性开放实验室。串列实验室依托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主要开展核物理基础研究、核数据测量、辐射物理与生物、核技术应用和交叉学科的研究。

串列实验室的主要设备是一台大型静电式HI-13串列加速器,配备了Q3D磁谱仪等各种物理实验终端设备。该串列加速器是我国八十年代初从美国高压工程公司引进的,1983年底开始安装调试,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串列实验室自1988年成立以来,一直按照对国内外开放的国家实验室模式管理与运行,累计运行超过10万小时,供述时间8万多小时,为国内外50多个研究机构在HI-13串列加速器上共300多个课题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从氢到铀的40多种离子束流。

组织机构

串列实验室

主 任:柳卫平

副主任:陈东风

学术委员会

主 任:沈文庆

副主任:柳卫平 夏佳文

委 员:于伟翔 王乃彦 王 立 叶沿林 许谨诚 孙伟力 陈东风 肖国青 张焕乔 张宗烨 郭 刚 柴之芳 钱绍钧 夏海鸿 常永福 樊明武

特邀委员:刘建桥 施庆瑜 贾锦蕾

秘 书:胡跃明

交流合作

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是我国核物理研究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窗口,已与国家原子能机构、英国、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国际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从1986年起,先后有624人次到国外研究机构访问或工作,有2051人次的国外专家来访。参加各类国际合作项目59项,承办国际学术会议16次。

科研成果

从1988年串列实验室成立以来,在基础性研究、核技术应用以及核数据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20多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5项;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35项;中核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2项;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物理奖1项;吴有训物理奖5项;胡济民教育科学奖4项。在国际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共1967篇,其中1157篇被SCI收录。

串列实验室坚持鼓励创新,加强管理,成为国家级重要研究平台,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通过基础性研究,为提高我国在国际核物理界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低能核物理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二是通过应用性基础研究,为我国资源、环境、材料、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促进了我国核技术应用的发展;三是通过对核数据研究,为国家重点核科学工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数据,加速了核装置技术的发展;四是通过串列实验室多年的研究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核科技高级人才。1986年开始,在串列加速器上开展了关键核数据测量,为中国评价核数据库提供了实验数据,其中,快中子激发函数测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核装置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领域

1987年,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垒下重离子熔合裂变机制的研究。

1990年,应用加速器质谱方法测量了中太平洋海底多金属结核10Be剖面分布,提供了海底资源生长年代和赋存规律的重要依据,为我国获准中太平洋C-C区海域30万平方公里海底资源的开采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1年,在串列加速器上合成了新核素90Ru,结束了中国人在发现新核素上的历史空白。

1993年,串列加速器上建成了国内第一个放射性次级束装置。

1995年完成了2H(7Be,8B)n反应角分布测量,间接确定了7Be(p,γ)8B反应的天体物理S17(0)因子,为太阳中微子丢失现象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进入新的世纪,串列加速器正在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大需求发挥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作用。

在核物理基础研究方面,我国科研人员正瞄准国际前沿研究,力争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为核物理发展研究发挥重要作用。重离子核反应研究上,主要开展近垒和垒下重离子核反应实验研究,以揭示碰撞核内部和相对运动自由度的多维耦合及组合体系的动力学过程;放射性核束物理与核天体物理研究上,已经在加速器次级束流线上产生了纯度较好的6He等次级束,间接测量了6He(p,γ)7Li等天体物理重要反应,首次观察到6Li第二激发态的中子-质子晕结构和14O的能级结构,研究成果在Phys. Rev. Lett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后,引起国际同行高度关注,2010年获国家基金委创新团队支持。

在核技术应用研究方面,继续为国家资源、环境、材料、生命等学科作出重要贡献。微电子器件单粒子效应研究上,建成了重离子单粒子效应专用辐照装置,运行稳定性、试验效率等多方面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全国二十多家科研单位合作开展单粒子效应评估试验,其结果在我国多个航天工程和“核高基”重大专项中获得实际应用,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国际上五个大型加速器质谱系统之一的原子能院加速器质谱系统,开展10Be等十余种核素的高灵敏度测量,开展核安全高灵敏监测、地质资源、环境污染、核物理与天体物理、生物医学示踪等应用研究,为国家核安全、海洋与地下水资源调查、核环境评估、核数据测量、骨质疏松研究提供新方法新技术。

在核数据测量与评价研究方面,按照“小规模,高水平,有特点”的指导原则,通过快中子双微分截面、激发函数、裂变产额、核衰变数据、原子分子数据等测量,开展了重要核素的核数据测量与评价,为我国核装置的发展做出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满足国家核工程的重大需求。裂变产额、活化反应截面、双微分截面、瞬发裂变中子能谱、高能γ射线测定、核衰变数据、原子分子数据等数据,为我国核产品研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

此外,串列加速器在高自旋态、核效应分析和辐射生物等研究领域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初,核物理学家赵忠尧先生提出在我国建立串列加速器实验室的建议, 此后钱三强先生为此做了进一步的努力。

1972年在第一次全国核物理会议上, 根据国际核物理研究发展的动态,许多科学家又提出了建设串列实验室的建议。

1978年国家计委、国家建委批准订购串列静电加速器

1978年11月与美国高压工程公司签订购买HI-13串列加速器合同。

1979年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批准串列加速器工程设计任 务书。

1980年核工业部批准串列加速器工程经费概算和建筑规模。

1981年5月串列加速器土建工程动工。

1981年9月召开串列加速器物理工作座谈会, 中国科学院原子能所内外16个单位37名核物理学家参加, 该会对串列加速器上的物理课题准备起了重要作用。

1985年4月召开第一次串列加速器课题评审会, 对原子能所物理部预评课题的初步意见进行审议,为串列加速器规划了一批有意义的物理课题,并分配首批课题束流时间。

1986年5月在北京召开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际讨论会,王淦昌先生在致辞中说:“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实验室的建成是我国核物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986年10月串列加速器安装调试完成并通过加速器技术验收, 开始试运行并为核物理实验提供束流。

1987年8月串列加速器工程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交付使用, 并于当年9月向全国开放,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实验室课题评审委员会正式成立。

1987年11月召开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实验室课题评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批准延续课题和新开课题各15个, 其中院外新开课题4个共600小时, 标志着实验室在向全国开放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1988年5月财政部下文, 同意解决串列加速器运行经费,要求串列加速器实验室作为国家实验室对外开放。

1988年12月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成立。 同时, 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实验室课题评审委员会改名为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1990年自行设计建立五条新的国产束流管道,对串列研究领域进行扩充。

1993年在串列加速器上建成我国第一条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1994年原子能院提议以现有的HI-13串列加速器为基础,建立“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并上报了“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建议书”。

1995年8月成功地举办了国际核物理大会,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国际核物理大会。

1997年12月,实验室成立十周年。王淦昌先生指出“串列加速器是有特色的低能核物理研究工具,有其不可替代性”、“在与兄弟院所共同利用中发挥了我国核物理研究中心的作用”。

1999年,原子能院再次上报“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升级工程《同位素开发与核结构研究装置》建议书”。

2000年12月国防科工委批准串列加速器加速管技术改造项目建议书,加速管技改项目正式开始,2002年10月项目完成。

2000年,“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的物理及技术基础研究”和“放射性核束物理及天体物理研究”得到国家973计划项目资 助。

2003年1月,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顺利通过中咨公司组织的工程项目评估并上报国防科工委。

2003年7月,国防科工委批准串列升级工程立项。

2004年3月,国防科工委组织串列升级工程可研报告评审。

2004年6月,国防科工委批复“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9年7月,国防科工局批复“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新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0年9月,国防科工局批复“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初步设计”。

2011年4月,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开始土建施工。

2014年7月,100 MeV质子回旋加速器首次调试出束,标志着原子能院承建的国家重点科技工程——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的关键实验设施建成,并入选“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历任领导

1999年第一届串列实验室

主 任:丁大钊(院士) 副主任:赵志祥

2004年第二届串列实验室

主 任:张焕乔(院士) 副主任:柳卫平夏海鸿

2011年第三届串列实验室

主 任:赵志祥 副主任:姜 山

1985年课题评审会领导小组

组 长:杨澄中(院士) 副组长:胡济民(院士)

组 员:丁大钊(院士) 于 敏(院士) 王淦昌(院士) 石双惠 邬恩九 吴式枢 张宗烨(院士) 杜祥琬(院士) 杨立铭(院士) 李寿枬 周瑞英 范淑贤 胡进修 诸永泰 常永福 黄祖洽(院士) 曹建华 戴传曾(院士)

1987年课题评审委员会

主 任:杨立铭(院士)

副主任:姜承烈

委 员:卢希庭 许谨诚 何国柱 陈永寿 陈泽民 沈文庆(院士) 杜祥琬(院士) 卓益忠 周德邻 郑林生 唐 林 黄胜年(院士) 程晓伍 颜一鸣

顾 问:于 敏(院士) 李寿枬 金星南 胡济民(院士) 黄祖洽(院士)

秘 书:陈钟麟

1989年第二届学术委员会

主 任:杨立铭(院士)

副主任:姜承烈

委 员:丁大钊(院士) 于 敏(院士) 卢希庭 许谨诚 孙汉城 何国柱 陈永寿 陈泽民 沈文庆(院士) 杜祥琬(院士) 杨福家(院士) 卓益忠 周德邻 郑林生 胡进修 胡济民(院士) 唐 林 翁培昆 黄胜年(院士) 颜一鸣

秘 书:陈钟麟

1991年第三届学术委员会

主 任:胡济民(院士)

副主任:许谨诚

委 员:朱升云 宇平治 江栋兴 陈永寿 陈泽民 沈文庆(院士) 杨立铭(院士) 张本爱 郑林生 罗亦孝 胡进修 姜承烈 翁培昆 蔡敦九

秘 书:陈钟麟

1994年第四届学术委员会

主 任:胡济民(院士)

副主任:许谨诚 赵志祥

委 员:方勤学 朱升云 刘运祚 江栋兴 关遐令 陈永寿 陈钟麟 沈文庆(院士) 尚仁成 杨立铭(院士) 张本爱 郑林生 夏元复 胡进修 诸永泰 温书贤

秘 书:李安利

2001年第五届学术委员会

主 任:胡仁宇(院士)

副主任:张焕乔(院士) 陈永寿 关遐令

物理组委员:马中玉 方勤学 朱胜江 朱升云 许谨诚 沈文庆(院士) 张本爱 竺礼华 赵志祥 郭 刚 郭之虞 徐树威 夏海鸿 常永福

加速器组委员:张天爵 杨丙凡 赵 夔 夏佳文(院士) 秦久昌 崔保群 樊明武(院士)

特邀委员:齐占顺 周文能 郭永吉 施庆瑜

秘 书:姜 山

2007年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 任:胡仁宇(院士)

副主任:柳卫平 关遐令

委 员:马中玉 于伟翔 王乃彦(院士) 叶沿林 许谨诚 沈文庆(院士) 竺礼华 张宗烨(院士) 赵志祥 胡跃明 柴之芳(院士) 钱绍钧(院士) 郭树玲 詹文龙(院士) 樊明武(院士) 孙伟利 常永福

特邀委员:齐占顺 郭永吉 施庆瑜

秘 书:姜 山

2011年第七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 任:沈文庆(院士)

副主任:柳卫平 夏佳文(院士)

委 员:于伟翔 王乃彦(院士) 王 立 叶沿林 许谨诚 孙伟力 陈东风 肖国青 张焕乔(院士) 张宗烨(院士) 郭 刚 柴之芳(院士) 钱绍钧(院士) 夏海鸿 常永福 樊明武(院士) 陈东风

特邀委员:刘建桥 施庆瑜 贾锦蕾 蒲 钔

秘 书:胡跃明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