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达罗模型

更新时间:2023-02-28 16:17

托达罗模型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Michacl P.Todaro)于1970年发表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决策和就业概率劳动力流动行为模型,又称三部门模型。

基本介绍

托达罗假定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动机主要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托达罗认为,在任一时期,迁移者在城市现代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与现代部门新创造的就业机会成正比,与城市失业人数成反比。

公式推导

ω表示城市实际工资率,r表示农村平均实际收入,表示就业概率。

在刘易斯、拉尼斯-费的模型中,由于假定城市不存在失业,就业概率为1。

表示城市现代部门工作岗位创造率,N表示现代部门总就业人数,S表示城市地区总劳动力规模。

为了更接近现实,人口流动行为模式应该建立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基础之上。设V(0)代表迁移者计划期内预期城乡收入差异的净贴现值,f分别代表t期城市和乡村的实际工资率,n表示计划范围内的时期数,r表示贴现率,托达罗把它解释为反映迁移者的时间偏好程度。于是一个迁移者在现代部门找到工作以前的第n期净收入贴现值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C(0)表示迁移成本(如搬迁费等),表示一个迁移者在t期内在现代部门获得工作的概率,这个概率不同于,是一个累加的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当不变时,那么一个迁移者在城市呆的时间越长,他获得工作的机会就越大,因而它的预期收入也越高。

按照托达罗的观点,乡城人口流动规模是城乡收入贴现净值的函数,即

若,则迁移者愿意流入城市,城市净流入人口就增加;若,则迁移者不愿意流入城市甚或从城市到流入乡村。

政策含义

应当扩大农村中的就业机会,以缩小城乡就业之间的不平衡;由于拓展城市少量的就业机会,可能引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导致更多的人失业,因此开创城市就业机会无助于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学历越高,其向城市转移的预期收入就越高,因而不加区别地发展教育事业会进一步加剧劳动力的迁移和失业;政府干预城市工资水平的确定,特别是制定最低工资线,并且对城市失业人口给予最低生活补贴,会导致要素供给的价格扭曲,引致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使城市的失业率更高;应当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鼓励农村的综合开发,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提供教育和卫生设施,发展电力、供水和交通,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等等,从而缓解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优缺点

托达罗迁移模型正确地反映了人口和劳动力在比较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向较高收入的地区或部门流动的理性经济行为;只要存在相对来说收入高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就会对收入较低、就业不足的劳动力产生持续的引力(拉力)效应;对迁移成本的计算与预期是影响劳动力作出迁移与否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也要看到,托达罗也有不少缺陷:第一,迁移数量或迁移率直接随就业概率的变化而变化,农村劳动力基本上是根据对城市就业概率的了解而作出迁移与否的决策的,那么迁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盲目的”,因而得出“就业机会越多,失业率越高”,这显然不符合经验事实。第二,托达罗只考虑迁移者的迁移成本,而忽略了他们在城市里的生活成本。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