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永振一郎

更新时间:2023-11-20 15:30

朝永振一郎(Sinitiro Tomonaga,1906年3月31日—1979年7月8日),出生于日本东京,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人物生平

1906年3月31日,朝永振一郎出生于日本东京。

1929年,毕业于京都大学理学部物理学科。随后在玉城嘉七郎研究室任临时见习研究生。

1932年,赴东京理化研究所,在仁科芳雄研究室当研究员。

1937年,留学德国,在沃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的领导下研究原子核理论和量子理论。

1939年底,回国接受东京帝国大学的理学博士学位。

1941年,任东京文理科大学物理学教授,提出量子场论的超多时理论。

1949年,应聘赴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

1956年,先后出任东京教育大学校长、日本学术会议会长、东京教育大学光学研究所所长。

1965年,与朱利安·施温格(Julian Schwinger)、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9年7月8日,在东京病逝。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朝永振一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研究雷达技术中磁控管的理论,发表了《分割阳极磁电管理论》的论文。战后继续研究和发展他的超多时理论和介子耦合理论,同时参与《理论物理进展》的创办工作。朝永振一郎以他的超多时理论为基础,找到了一种避开量子电动力学中发散困难的办法,这就是重正化方法(Renormalization)。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成功地解释兰姆移位和电子反常磁矩的实验。几乎同时,美国物理学家J.S.施温格、R.P.费因曼也独立地完成了类似的研究。这项殊途同归的研究使得描写微观世界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成为一个精确的理论,并对以后的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9年,朝永振一郎应聘赴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提出了高密度极限的多费密子体系的一维模型理论。回国后创建了东京大学原子核研究所。

朝永振一郎写作过不少有关科学普及的著作。

1957年5月,朝永振一郎曾率领日本物理代表团来中国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

荣誉表彰

个人生活

朝永振一郎父亲为西洋哲学的研究者朝永三十郎,朝永三十郎与西田几多郎都是京都学派的一员。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