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孔扇贝

更新时间:2024-04-13 16:48

栉孔扇贝,是珍珠贝目扇贝科栉孔扇贝属贝类。贝壳呈扇形,两壳低扁,壳高略大于壳长;背缘直,腹缘圆;壳顶尖,壳顶的前后方具有壳耳,前耳大;右壳前耳下有足丝孔;两壳大小近相等,但右壳较平,左壳较凸;肋上伴生有棘状突起,壳色有变化,一般为浅褐色;壳内面颜色浅,多呈粉红色,有与壳面相同的胁纹;铰合部直,无齿,内韧带位于三鱼韧带槽中。因其贝亮薄而坚硬,上有多条放射肋,外观酷似葵扇,且右壳前耳腹面有一凹陷,称栉孔,故名。

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

贝壳呈扇状,两壳大小几乎相等,但左壳较右壳略凸,位于背缘的铰合部平直,壳顶具有前后两个三角形的耳状部,前耳大、后耳小,右壳前耳基部有一个缺刻,为足丝伸出之孔,在缺刻的腹缘有栉状小齿6-10枚。

壳轻而薄,适于开闭游动,由壳顶长出粗细不等的放射肋多条。左壳的主要放射肋10条左右,右壳的主要放射肋较左壳细,17-18条,放射肋上有小的、不规则的指甲状突起,由于放射肋的凸凹起伏使双壳呈波纹状裙曲。

双壳腹缘密合,接近耳部的部分留有缝隙,因此在空气中耐干燥的能力不如蛤仔、牡蛎等。除去一片贝壳,在壳顶处有棕黑色的韧带司贝壳的张开。韧带三角形,它的两端附着于两壳的小凹陷内。沿铰合部都平直的背缘还有一条很薄的外韧带,以联结双壳。铰合部无齿。

外套痕距壳缘相当远,左壳闭壳肌痕较右壳者大,并偏近于壳的腹缘。右闭壳肌痕较小偏近于铰合部(这是由于闭壳肌纤维斜行之故)。

扇贝闭壳肌为单柱型,仅有后闭壳肌,前闭壳肌退化消失。从右侧观察,闭壳肌可见到两部分,位于前背侧的,占肌束大部的黄白色部分为横纹肌,司双壳的迅速闭合;位于后腹侧的,小的肉红色部分为平滑肌,司壳的持久闭合。从左侧观察,在上述两部分肌肉的后背侧面有一束肌肉,它是一条缩足肌(即左右缩足肌)。

外套膜边缘无愈合着点,甚厚,富有肌肉,可分为三层,外层具有短小触手,中层(与外层分界不明显)的触手较大,并有外套眼,内层最宽,向内转折,形成一圈围屏状。内层在后端接近铰合部的地方左右愈合为一薄膜。

内脏团背面部分的黑绿色腺体为消化腺,其外包有一层生殖腺。

鳃位于内脏块与外套膜之间,右侧鳃的前半部附着于闭壳肌的腹面。每一个鳃又分成内外两瓣,每一鳃瓣由许多并列的、与鳃轴垂直的鳃丝组成。每侧鳃内外两瓣合起来的形状呈W形。出入鳃血管均穿行于鳃轴内。

鳃丝的上行支仅达到下垂支高度的2/3,鳃丝相互之间以及在鳃丝的上行支与下行支之间无血管相连,故称为假鳃瓣。

左右两鳃之间的斧状部分为腹嵴,其中充满生殖腺,腹嵴背面有短小的圆棒状且退化的足,足的腹面有足丝沟,足丝沟向后方通向足丝孑L,足丝由足丝孔生出。腹嵴两侧的一对囊状器官为肾脏。

足的背上方位于鳃轴前端始点处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对膜片状的唇瓣,外唇瓣为长方形,内唇瓣为三角形,内外唇瓣相向的一面均具有细致的皱纹。

唇瓣之间具有树枝状突起的器官,由于腹唇与背唇的树枝状突起相互交叉,而将口紧闭,但在口角处仍留有一小孔,与各侧的内外唇瓣之间的沟道相通。

闭壳肌后面附有一条深褐色的管道,即为直肠,其位置稍偏于左方,末端游离。

内部解剖

围心腔位于闭壳肌背面,消化腺之后,直肠穿行其间,并穿过心室。剪破围心腔露出心室,心室相当大,位于中央,绕附于直肠上,其壁疏松,如海绵质,心室两侧连着有两个形状不规则的心耳,心耳的尖端与出鳃静脉相连,心耳表面凹凸不平,覆有呈棕色的围心腔腺。

心室向前分出一支前大动脉,位于消化管的背面,后大动脉由心室后端分出,附着于直肠腹面右侧。

口入食道,食道狭细而短,向后背方延伸,进入腹嵴的生殖腺内,此段为下行肠,新鲜的标本此段肠道内有晶杆,下行肠直达腹嵴的腹面尖端处,向背面折回而成为上行肠。上行肠附于闭壳肌上,行至消化腺后又偏向右侧,达消化腺背面时移至中央线而向后弯曲,穿出消化腺成为直肠。直肠穿过围心腔与心室之后沿着闭壳肌后面下垂,末端开口即为肛门。

肾脏位于腹嵴两侧,为大的囊状器官,右侧肾脏稍大,肾脏的背端开口于围心腔,其开口极小,腹端开口于外套腔内,肾孔相当大,呈裂缝状。肾在稍近腹端处通出一条血管进入鳃血管。

生殖腺充满腹嵴中,并包于消化腺外面,生殖腺有极细的孔道入肾脏,借肾为通路,将生殖细胞排除体外,生殖腺成熟时,雌性呈橘红色,雄性为乳白色,精子和卵子排至体外受精发育。

神经系统由一对脑神经,一对足神经节和一个相当特化的脏神经节以及各种神经节的连接和分支组成。

栖息环境

栉孔扇贝生活在低潮线以下、水流较急、盐度较高、透明度较大的海区,栖息水深10-30米,底质是礁石或具有贝克沙砾的硬质海底,以足丝附着生活。利用贝壳张闭的排水力量作短距离的游动。栉孔扇贝的适应性较广,适宜水温范围在2-35℃,最适应15-25℃;适宜盐度范围为1.0147-1.0291,最适宜范围1.0147-1.0261。因此,适宜生活在无淡水注入的海区。另外,栉孔扇贝的耗氧量较高,每个个体在1小时内的耗氧量是贻贝的3.2倍,因此需生活在水流较大的海区。

生活习性

栉孔扇贝是一种滤食性动物,它的鳃不仅是呼吸器官,而且也用来摄食。海水中悬浮的食物微粒,经鳃过滤出来,随水流送到唇瓣。另外,栉孔扇贝对食物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有一定的选择能力,当由鳃过滤出的食物颗粒随水流到达唇瓣时,即为唇瓣分泌出的粘液所包围,质量好的,大小适合的食物,随着纤毛的摆动送入口中,不合适的则被粘液包被后,象排便一样由足的腹沟排出。扇贝的滤水有定的规律性,夜间1-3点达到滤水高峰,中午11-13点为低峰,可见其摄食量夜间为最大。栉孔扇贝的饵料种类主要有浮游生物、藻类的孢子和有机碎屑等。浮游生物有硅藻、双鞭毛藻、桡足类等。其耐干性强,保持一定湿度在20-22℃气温下,可安全运输8-9小时。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黄海、渤海、东海)、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部沿海,尤以山东半岛为多;山东长岛、威海、蓬莱、石岛、文登和辽宁大连、长山岛等地是主产地;大连老虎滩、付家庄、小平岛、金州、长海也有分布。

繁殖方式

栉孔扇贝为雌雄异体,存在雌雄同体的现象。在繁殖季节,雌性生殖腺呈橘红色,雄性生殖腺呈乳白色,区分明显。繁殖季节过后,生殖腺退化,雌、雄外观上完全相同,呈无色半透明状。栉孔扇贝每年有两个繁殖期,第一次在5-7月,水温14-20℃,第二次约在9-10月,水温22-20℃。繁殖季节主要与水温有关,在不同的海区有较大的差异,在大连沿海为5月末至6月中旬;中国山东南部沿海,5月上中旬进入繁殖盛期;而在长岛北部岛屿海区,6-7月份才进入繁殖盛期。

除水温以外,生殖腺植树的变化也是确定繁殖季节的一个重要依据,生殖腺指数平均达到15%时进入繁殖期。在繁殖季节有多次排放的习性,第一次排放后,经过一周左右又可排放,壳如此反复多次。成熟的雌雄扇贝在合适的条件下能自行排卵、放精,但在有异性的性产物存在时能起诱导作用,加速排卵、排精进程。另外,阴干、升温流水等外界刺激也能加速栉孔扇贝产卵排精。产卵量随个体的增大而增加,壳高6-7厘米的两龄倍,怀卵量800万-1000万粒,一次产卵量200万粒左右,壳高8-9厘米的3龄贝,怀卵量为1500万粒,一次产卵量400万粒左右。栉孔扇贝的卵呈球形,成熟卵子直径70微米左右,精子全长50微米左右。因其相对密度略大于海水,故一段时间后会沉入水底。

亚种分化

主要价值

栉孔扇贝经济价值很高。除在沿海产地常年可以吃到鲜贝外,为了保鲜和运输方便,多数将其闭壳肌取出冷冻后运销各地,称为冻扇贝柱或冻鲜贝。它是高级宾馆、饭店的重要烹饪原料,并且正在进入一般家庭。用扇贝闭壳肌制成的干晶“干贝”是海产八珍之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