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匠

更新时间:2022-05-10 14:37

民间工匠是流传于陕西省传统民间习俗,主要流传于陕北地区。

背景介绍

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历程告诉我们,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就是人类能够掌握、使用和改进劳动工具。而劳动工具的普及、更新、提高,在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存质量、生活方式和生产工具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所以,工具和技术的演进,就是在现今仍决定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进程。

    早在石器时代,由自然物体的利用到打制、磨制石质工具,就极大地丰富了先民们的收获,物质的丰富和满足又促进了工具的改进和人群的分化。熟练使用和掌握工具制作技术的人们逐渐被公认、推举、选拔,相对固定地从事某些专门的制作,逐渐演化为换取劳动所得和生活所需的营生。作为谋生的手段,这种自然而然的分化就为工具和技术的改进、提高、发展,铺设了道路,呈现职业化的趋势。这种进步为先民们提供了各种劳动工具,从而获取更为丰盈的物质财富,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发展历史

  轩辕黄帝所处的时代,正是这种能人辈出的时代,诸多的发明创造被开发、利用、广泛地适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涌现出众多的掌握着专门技术技巧的人们: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祝融、仓颉、岐伯、隶首、嫘祖、王亥、句芒、左彻、杜康等等,他们都是黄帝的臣子,后来都成为某一个行当所崇奉的鼻祖。他们应该是来自于民间、服务于民间,以其精湛娴熟的技术为人们所崇奉。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改进和发展着自己的技艺,逐渐形成了属于某种特定行业的规矩和习俗。以师徒相承的形式把这种技术和习俗沿袭至今。这些行业的习俗明显地带有这种传承的印记。医药敬岐伯,民间称执医者所从事的行当为岐黄之道;酿造崇杜康,以至于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吟咏,杜康则成了酒的代名词;武士崇力牧;文士敬仓颉;织娘追嫘祖;铁匠尊祝融,从这里不难看出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

    黄陵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传承悠久,物产资源丰富,人民生活殷实。给“百工”技艺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黄陵人在封建思想的禁锢下,以“耕读传家”为追求标准。也基于温饱自足的物质生活的保障,一般不愿意学手艺,对于某些行当,则由于流行的行业歧视,就更是无人问津。正是由于本地的工匠不足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则为五湖四海的手艺人,提供了大展身手的机会和赖以栖身的场所。也正是因为本身技艺的缺失,而使黄陵人对外来匠人们给予了足够的敬重和优厚的待遇。黄陵的“百工”技艺涉猎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试从建筑、用具、维修、饮食和杂艺等方面分别介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