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道

更新时间:2023-10-09 13:31

唐贞观元年(627)初置。领扬、楚、滁、和、庐、寿、光、蕲、申、黄、安、舒、沔,共计13州、57县。相当于江苏省中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东北部和河南省东南角,即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湖北应山、汉阳以东的江淮地区门,治所在扬州(今江苏扬州市)。

简介

淮南道在隋唐属于监察区名称,在前期是监察机构而非正式行政机构。安史之乱后,地方割据兴起,道成为事实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并伴随各地节度使,成为藩镇割据的开始。淮南道是唐贞观置。领扬州、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滁州、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寿州(今安徽省寿县)、光州(今河南省潢川县)、申州(今河南省信阳市)、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蕲州、黄州、安州、沔州,共计13州、57县。

历史文献记载

淮南道。

扬州。武德七年。改为邗州。九年。改为扬州大都督府。 海陵县。武德三年置吴州。七年。州废来属。先天二年三月复置。 江阳县。贞观十八年五月十八日。分江都县置。 六合县。武德七年置方州。贞观元年。州废来属。 扬子县。开耀元年正月十二日。废扬子镇为县。来属。

楚州。武德初。海州人臧君相据此。四年归附。立东楚州。八年乃改为楚州。 淮阴县。武德七年废。干封三年又置。 盱眙县。文明元年十月。改为建中县。寻复本名焉。

光州。元和十三年五月。割隶淮南。 殷城县。隋义州。贞观元年。州废来属。 安乐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仙居县。

寿州。 霍山县。武德四年废镇为霍州。贞观元年。州废来属。 盛唐县。神功元年九月二十日。改武昌县。景云元年七月二十日。改霍山县。开元二十七年改名。

沔州。建中元年四月。析入黄州。四年三月复置。宝历三年。武昌节度使牛僧孺奏。沔州。鄂州隔江。相去纔余一里。其州请并省。汉阳仪州两县。并割隶鄂州。从之。

安州。 应城孝昌二县。元和三年五月。并入云梦县。后又置。 吉阳县。同上年月并入应山县。后又置。

黄州。 麻城县。元和三年三月。并入黄冈县。后又置。

申州。太和十三年五月。割隶鄂州。后却隶淮南道。

滁州。 永阳县。景龙三年置。

和州。 含山县。武德八年废。长安四年。又置为武寿县。神龙元年二月。复为含山县。

舒州。 宿松县。武德四年置严州。七年。州废来属。

卢州。 襄安县。武德二年。改为巢县。

蕲州。 兰溪县。武德四年置。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蕲水县。 永宁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广济县。

唐会要(宋)王溥撰——卷七十一

之前版本引有濠州实为河南道,“豪州。 元和三年六月。改豪州字为濠。失印故也。”卷七十

行政区划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