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变迁

更新时间:2024-08-22 14:23

环境变迁(Environmental transition),地球系统各要素在运动过程中改变原有规律和现状,其中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互相矛盾推动才是环境变化的主要矛盾,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会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

简介

环境变迁是指环境状态、环境结构、环境质量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发生的变化。如地球表面上森林、植被的增减,河流湖泊的生消,气候的改变,物种分布的变动等。环境变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人类早期的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影响很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规模和能力日益增大和加强,因此对环境变迁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大。

主要特征

环境状态、环境结构、环境质量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所发生的变化即为环境变迁。如地球表面上森林、植被的增减,河流、湖泊的生消,气候的改变,物种分布的变动等等。环境变迁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较长的历史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迄今为止的环境变迁主要是由自然界自身的运动变化引起的,而人类的早期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影响是较小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发利用自然的规模和能力日益增大和加强,对环境变迁的影响力也愈来愈大。因此,在今后的环境变迁中,人类活动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人类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活动和行为,使之与自然界本身的运动相适应相协调,从而使环境变迁的结果更加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

影响因素

环境变迁曲线是指环境质量变化的动态曲线。从环境污染牧排放量的角度看,环境污染是工业化的副产品。环境质量变化过程亦是与工业化发展密切联系的过程。由于工业化发展水平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环境变迁阶段环境质量变化过程是有一定的内在规律,环境变迁曲线则从理论抽象的角度反映了这一规律变化的特点。环境变迁过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与之对应的是人口转变曲线以及工业或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比重变动曲线。

Ⅰ阶段:无工业污染或低污染、环境质量良好阶段。这种情形发生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没有工业,也就没有工业污染。但是这并不等于没有污染排放,只是人、畜等为主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小,与现代工业社会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这个社会中没有出现任何意义上的现代经济增长,人均产值增长率几乎等于零,只有人口因素是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假定污染物排放量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由于处在传统社会,人口发展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类型,人口增长率相当小,因而污染物排放量增长率也很小。

Ⅱ阶段:工业污染迅速增加、环境质量急剧恶化阶段。这种情形发生在工业化初期或中期。从人口因素看,进入人口转变时期,人口发展处在高出生率,死亡率迅速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上升类型,人口增长率相当高,压力相当大。从经济因素看,人均产值增长率突破了1%的水平,出现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明显特征,不少国家从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收入水平过渡,都出现了经济起飞和人均产值迅速增长的现象。从技术因素看,这一时期是各国建立工业体系及工业化基础的阶段,工业或制造业占GNP比重迅速提高,与此同时建立了污染增加型产业,如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化工工业、建材工业等,广泛采用污染增加型技术,如在农业上大量投入化肥、农药,在工业上大量使用煤炭等“肮脏能源”。在这一阶段,污染物排放量增长率迅速上升,且达到最高点,是一国或地区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时期,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同时,也进入了环境污染时代。

Ⅲ阶段:工业污染缓慢增加、环境质量继续恶化阶段。这种情形发生在工业化中期或后期。从人口因素看,人口发展处在死亡率继续下降,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同时下降类型。从经济因素看,人均收人水平中等收入向高水平过渡,人均产值增长率有所降低。从技术因素看,由于工业体系已经建立,工业或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变化不大,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引起污染增加型产业比重下降,污染减少型产业比重上升,开始广泛采用污染减少型技术和工艺,社会公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些因素有助于促进污染物排放率下降。

Ⅳ阶段:工业污染不断减少,环境质量不断改善阶段。这种情形发生在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社会。从人口因素看,人口发展处在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类型,不少国家属于人口零增长类型,即出生率与死亡率达到平衡。从经济因素看,人均收入处在高收入水平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进入“成熟期”,经济规模总量变大,居民消费进入饱和期,人均产值增长率比较低,但是社会公众对环境质量的需求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形成改善生活环境质量的巨大压力。从技术因素看,工业化任务基本完成,工业或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下降,传统工业逐渐衰落,新兴工业逐渐成为主导部门,第三产业占GNP比重继续上升,并大大超过制造业比重,低污染、低能耗、低材耗技术成为主要技术类型。因此,污染减少技术因素逐渐增强并超过其它作用。污染物排放量增长率出现负增长,污染物排放量绝对量在不断减少,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只有发展到这一阶段,人口增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达到协调发展,人类与自然界才能重新变得和谐。

以上是环境变迁四阶段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理论模型,反映了环境质量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技术因素之间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我们对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环境污染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其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并不是严格遵循环境变迁曲线,人口转变曲线和工业占GNP比重曲线,会出现不同的差异性,上述曲线的各阶段也并不严格的一一对应。

研究意义

研究环境变迁可以正确把握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生态环境演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自身的演变规律,自从有了人类以后,人为因素只是诱发环境演变的众多诱因之一,既不是惟一原因也未必是主因,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为因素的作用或大或小、或主或从,因此不能不加区分地将人类作为一切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生态环境也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区都趋于恶化,不能因为一些地区人为导致的环境恶化而无视人类合理干预、适度开发对维护生态平衡的积极意义。同时也不能无限夸大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制约,把人类描绘成一个无为的、任凭自然摆布的奴隶,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无不是改造、利用大自然的结晶,人类从来就不是也无需成为无所作为、任凭大自然摆布的奴隶。另一方面,也不能忘记人类无法超越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而可以为所欲为,否则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改造自然是为了利用自然,因此还是应该提倡因地制宜、顺应环境自身的演变规律改造自然,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