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体制

更新时间:2022-01-10 21:24

科技管理体制简称科技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我国原有的科技体制是由当时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决定的。

体制介绍

但总的来看,我国旧的科研体制存在着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原有的国家科技体制及运行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30%,高新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0%,二是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科研开发力量过多,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美国企业的研究人员约占全国研究人员总数的80%,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约占全国总量的65.1%,而我国绝大多数研究人员在企业之外,企业内应用研究仅占全国总量的约10%;三是科技力量内部结构不合理,这包括两方面不合理:独立科研机构的大量重复设置;科技人员难以流动,难以进入企业和市场。

体制改革的途径

(1)继续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全面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2)继续推动应用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实行企业化转制,大力促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3)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去建设,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4)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企业

(5)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中介机构。

体质改革的国情

1985年,科技界改革开始从自发进行、探索试点的阶段进入到有领导的、全面展开的阶段。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地、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促进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自那时到现在,政府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供给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依据改革目标与政策重点的调整,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85-1992年:改革拨款制度,开放技术市场。

在此阶段,中国改革了对科研机构的拨款制度,开始依据科技活动特点与分工对各类科研机构的科研事业费实行分类管理:对主要从事技术开发的科研机构在五年内逐年削减事业费;对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实行基金制,国家按人员拨给一定额度的事业费。对从事社会公益性研究工作和农业科研工作的机构,国家仍拨给事业费,实行包干;对从事多种类型研究工作的机构,其经费来源视具体情况通过多种渠道解决。

拨款制度改革后,首先是从资金供应上改变了科研机构对行政主管部门的依附关系,使其通过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争取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其次是用商品经济规律调整科技力量布局,扩大全社会的科技投入,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

另外就是开放了技术市场。承认技术成果也是商品,建立依照价值规律有偿转让的机制。这一措施与拨款制度改革相辅相成,让科技机构有了更大的自主权。目的是通过经济利益加强研究机构同生产单位的联系,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生产。

同时改革了科研机构的管理模式。国家对科研机构的管理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扩大研究机构的自主权,实行院所长负责制并引导科研机构创办科技企业;鼓励研究、教育、设计机构与生产单位的联合;强化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支持和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第二阶段

1993-1998年:稳住一头,放开一片。

稳住一头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国家稳定支持基础性研究,开展高技术研究和事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研究开发,形成优势力量,力争重大突破,提高中国整体科技实力、科技水平和发展后劲,保持一支能在国际前沿进行拼搏的精干科研队伍。二是对研究机构分类定位,优化基础性科研机构的结构和布局,为准备“稳住”的科研院所提供现代科研院所的组织体制模式。

放开一片是指放开各类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研究开发机构,开展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活动,使之以市场为导向运行。如鼓励各类研究机构实行技工贸一体化,与企业合作经营,鼓励科研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即变为企业、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中心,或与企业结合这三种方式),支持和扶植技术中介机构等。

第三阶段

1999年-现在:科教兴国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在这个阶段,对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体制改革进行了实质性调整,“科教兴国”成为国家战略,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政策走向。

1998年8月,中国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提出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应用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实行企业化转制,大力促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企业;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

总结

我国的科技体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仍存一些让人诟病的问题,比如,科技资源分散、效率不高、协同不够,等等。我们——科学家和媒体的愿望是共同的,愿意竭力推动科技体制走向更加科学的方向。这组报道呈现的,既有一线科研人员的切身感受和真实诉求,也有深刻而务实的见解。相信国民一起努力,必将有益于科技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