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素

更新时间:2024-05-27 11:39

茹素,汉语词语,指不沾油荤、吃素的行为。茹素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是素食主义最高的一个类别。

出处

跳出高官家庭的自悟(附:才尼无我)

一串牟尼脱火坑,慵中佼佼铁铮铮。

蒲团不堕红羊劫,笑彼飘零孔四贞

这是樊昆语《南海百咏续编》里的一首七绝,诗歌咏到的女主人公,就是高官平南王尚可喜的女儿,因不满兄弟横恣而削发出家的自悟。

自悟,辽东人。父亲尚可喜因为屡建军功,所以朝廷派他出镇广州,封平南王。

平南王尚可喜共有三十二个儿子,十七个女儿。在女儿里,自悟排行最小,从小心地善良,吃素拜佛,没有贵族出生的骄横气息。

自悟长大以后,看到兄弟们仗着高官子弟出身,一个个飞横跋扈,盛气凌人,心里感到非常难受,痛心疾首:既为被欺凌的老百姓叫苦,又为兄弟们多行不义必自毙担忧。

可是,作为家庭里一个没有发言权的小妹妹,自悟虽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然而又有什么用呢?在忧患复忧患,气愤复气愤的煎熬中,蒲柳弱质的她,终于恹恹一息,病倒在床。

做爹妈的心疼女儿,见小女病倒在床,不禁心痛难忍。

抓住机会,自悟终于向爹妈提出:“我已一病至此,怕亦难愈。想来想去,只有出家做尼姑,求佛菩萨保佑,在清净的尼庵修持中,可能会使自己的病体,渐渐得到康复。”爹娘没法,只好答应了她的要求。

清圣祖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平南王在南海越井冈的南面,择了块风水宝地,庀材鸠工,为自悟建了座檀度庵。

女儿出家为尼,老子平南王特意选送王府佳女十名。作为侍者,和自悟一起剃度为,住进庵里。

出家以后,自悟一心清净,不再为家庭的专横跋扈感到烦心,原来瘦弱的病体,竟然恢复过来。

当时,王府中陪着自悟一起出家的十个佳女中,有个名无我的,能诗善画,尤其擅长人物画。还在自悟没有出家以前,无我曾经为她画过一张肖像:画中自悟,披着满肩美发,穿着锦绣紫衣,非常美丽,可却蛾眉双蹙,好像心底埋着深深的忧愁。自悟看后,非常欣赏,认为无我非但描形,亦且绘神,形神兼备,妙入神品。

出家以后,一个大伏天,自悟在浓绿的芭蕉苔色之中,支颐枕石而卧,非常潇洒。此情此景,无我怎肯就此放过?于是急忙取来纸笑,画下了珍贵人生的一个镜头。

在佛门中,芭蕉与佛有缘,《维摩诘经》就曾说过:“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现在芭蕉女尼,凑在一起,无我不禁对画唤诗,题诗一绝道:

六根净尽绝尘埃,嚼蜡能寻甘味回。

莫笑绿天陈色相,谁人不是赤身来?

诗画双美,寄托深远,画上题诗的书法,也写得娟秀熟练,有王羲之《兰亭序》的遗意,体现了无我诗书画融为一体的超人才华。

平时,无我焚香礼课,梵韵悠扬,精研佛经,少弄笔头,所以留下来的诗画书法,并不太多,价值连城,极其珍贵。

附录

《自悟大师为尚可喜女》:羊城天井冈有檀度庵,尼所居,平南王尚可喜为其第十三女所建也。女生而明慧,稍知书,识人事,即病其父之降本朝,日夕披袈裟,茹素礼佛,不语人间事。可喜不能夺,为选民间女子数人充侍者,建庵居之。奏诸朝,赐号“自悟大师”,粤人群称之曰王姑。乾隆时,樊上舍封谒庵,以诗吊之云:“一串牟尼出火坑,庸中佼佼铁铮铮。蒲团不堕红羊劫,笑彼飘霖孔四贞。”四贞,为定南王孔有德女,于姑为甥舅行,适孙延龄。康熙初,延龄为吴三桂所杀,由滇遁归京师者也。

相关文献

自悟,远东人。父尚可喜,屡建军功,镇广州,封平南王。王有子二十三人,女十七人,师最幼。生即茹素,礼佛,不谙家人操作。睹诸兄弟之横恣,忧患成疾,力恳为尼,王不能夺。于康熙四年,选宫婢十人为侍者,卜地南海越井冈之阳,建檀度庵居之,群称为王姑姑。悟博通梵典,戒律精严。先平南王示寂,不睹家难,樊昆吾、南海、百咏续编,道其事。云:“一串牟尼脱火坑,佣中佼佼铁铮铮。蒲团不堕红羊劫,笑彼飘零孔四贞。”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