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本

更新时间:2024-03-29 19:54

藁本( Conioselinum anthriscoides (H. Boissieu) Pimenov & Kljuykov)是伞形科、山芎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根茎发达,茎直立,圆柱形,具条纹,基生叶具长柄,叶片轮廓宽三角形,小羽片卵形,边缘齿状浅裂,具小尖头,顶生小羽片先端渐尖至尾状;茎中部叶较大,上部叶简化。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线形,伞辐,粗糙;小总苞片线形,花白色,花柄粗糙;萼齿不明显;花瓣倒卵形,花柱基隆起,花柱长,向下反曲。背棱突起,侧棱略扩大呈翅状;8-9月开花,10月结果。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根茎发达,具膨大的结节。茎直立,圆柱形,中空,具条纹,基生叶具长柄,柄长可达20厘米;叶片轮廓宽三角形,长10-15厘米,宽15-18厘米,2回三出式羽状全裂;第一回羽片轮廓长圆状卵形,长6-10厘米,宽5-7厘米,下部羽片具柄,柄长3-5厘米,基部略扩大,小羽片卵形,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边缘齿状浅裂,具小尖头,顶生小羽片先端渐尖至尾状;茎中部叶较大,上部叶简化。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时直径6-8厘米;总苞片6-10,线形,长约6毫米;伞辐14-30,长达5厘米,四棱形,粗糙;小总苞片10,线形,长3-4毫米;花白色,花柄粗糙;萼齿不明显;花瓣倒卵形,先端微凹,具内折小尖头;花柱基隆起,花柱长,向下反曲。分生果幼嫩时宽卵形,稍两侧扁压,成熟时长圆状卵形,背腹扁压,长4毫米,宽2-2.5毫米,背棱突起,侧棱略扩大呈翅状;背棱槽内油管1-3,侧棱槽内油管3,合生面油管4-6;胚乳腹面平直。花期8-9月,果期10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湖北、四川、陕西、河南、湖南、江西、浙江等省。其它省区多有栽培。生于海拔1000-2700米的林下,沟边草丛中。

繁殖方法

藁本栽培可以用根芽繁殖或种子育苗移栽,生产上多以根芽繁殖为主。

根芽繁殖:于春季土壤解冻后芽萌发前或秋季11月地上部分枯萎割除后,将根整株刨出,按大小分株,一般每株可分三四小株。分好后按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挖穴,穴深根据根系的长度而定,每穴栽1株,覆土压实,浇水即可。春栽覆土至根茎上2-3厘米,秋栽宜4-5厘米。春栽清明后10-15天出苗,秋栽第2年春发芽。

种子繁殖:种子繁殖多进行育苗移栽,一般不直播。选择头年采收饱满种子,清明后阴天将种子与细湿沙按1:3比例混匀,均匀撒于苗床,盖1厘米薄土。667平方米用种量1.0-1.5千克。播后一般15天出苗。幼苗出土前保持苗床湿润,幼苗出土后视干旱程度用喷雾器早晚喷洒苗床,以表土湿润为宜。当苗高7-8厘米结合除草除去弱苗和过密的苗,苗株距8-10厘米。以后保持苗床无杂草即可。

栽培技术

移栽:在藁本苗当年秋季倒苗后或第2年4月萌发前移栽。起苗前1天苗床浇透水以利于起苗,起苗时注意不要伤害幼根。根据苗子大小分级栽种,种苗大的适当减少栽植密度,株行距以20厘米×30厘米为宜,种苗小的增加栽植密度,以10厘米×15厘米为宜。挖穴栽植,每穴放一两株种苗,栽种时让根系自然分布于穴内,用土压实,厚度以盖过顶芽3-4厘米为宜。栽后土壤干旱浇透水,春季雨水较多的地区可不浇水,秋季移栽要浇透水。

田间管理

主要价值

藁本的根茎供药用,为中国传统药,散风寒燥湿,治风寒头痛、寒湿腹痛、泄泻,外用治疥癣、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