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龙文娱艺术区

更新时间:2022-11-27 16:58

西九龙文娱艺术区(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董建华任内提出,在位于西九龙填海区临海地段兴建一系列世界级文化设施,希望藉此提高香港的文化水平与世界地位。政府借鉴世界其他地方的知名文娱艺术设施,例如英国伦敦的South Bank和West End,西班牙毕尔包等,希望把艺术、文娱及休闲设施汇聚一起,吸引人流和汇聚艺术人才,令整个计划成功之余亦能具有经济效益。

历史起源

1996年,香港旅游协会进行了一次访港旅客调查,并在1998年向立法会建议,兴建一个新的文化表演场地。在1998年行政长官施政报告中,董建华提出兴建西九龙文娱艺术区的构思,并希望把香港发展成亚洲的文化艺术中心。

地点

西九龙文娱艺术区选址在西九龙填海区最南端,面向维多利亚港,由广东道伸延至西区海底隧道入口一带,北至柯士甸道,面积达40公顷。

设计理念

特区政府在2001年举办概念规划比赛,由10人组成的国际专家评审团负责评审,成员包括国际和香港知名人士及著名建筑界人士。2002年初,评审团从160多个本地及海外参赛作品中,选出香港国际机场的建筑师诺曼·福斯特(Foster & Partners),以流线型天幕作为标志,覆盖和连接各建筑群的设计,成为未来设计的蓝本。

根据政府的解释,天篷有多个优点,包括可遮风挡雨、降低区内举行活动所引起的声浪、减轻建筑物的冷气负荷、在炎夏时降温等,亦可制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及连贯各项不同设施。

政府规定,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将提供多项重点设施,包括:

剧院3个,分别容纳最少2,000、800和400人

演艺场馆1个,可容纳最少10,000人

博物馆4个,面积最少共75,000平方米

艺展中心1个,面积最少10,000平方米

天篷1个,覆盖发展区范围55%以上

招标

特区政府于2003年9月发出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发展建议邀请书,公开邀请世界各地企业及文化艺术团体参与。招标于2004年6月19日截止。政府一共收到五份发展建议书,评审委员会就这些建议书展开了评审。政府收到的五份建议书分别由香港荟萃有限公司、艺林国际有限公司(初期名为“生利发展有限公司”)、太古地产有限公司、活力星国际有限公司及林思达(译名)先生提交。

入围的3家财团包括:

活力星国际

艺林国际

香港荟萃

公众咨询

香港政府于2004年12月就西九文娱艺术区展开公众咨询,并由2004年12月16日起在香港多处地点举行展览,展出三份入围建议的模型,各建议书的技术、管理和营运方面的内容等,让市民有更深入理解。参观者并可填写意见卡发表对西九计划的意见。咨询期其后延长至2005年6月30日。

展览地点:

2004年12月16日-2005年1月31日 尖沙咀香港科学馆特备展览厅

2005年2月5日-2005年3月28日 香港大会堂

2005年4月16日-2005年6月30日 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