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防御

更新时间:2024-08-24 09:08

阵地防御是依托阵地抗击敌方进攻的防御战斗。防御战斗的样式之一。分为野战阵地防御战斗和坚固阵地防御战斗。目的是杀伤、消耗、迟滞或阻止敌人,保卫重要地区或目标,为转入进攻或保障其他方向的作战创造条件。

发展历程

在中国西周以前,防御一方配置在没有工事的地形上,以密集的阵形,抵御进攻。春秋战国时期,防御者开始构筑壁垒、木寨,挖掘深沟,设置鹿角、木桩等障碍物,以叉竿、飞钩、弓矢等器械抵御进攻者。14世纪后,随着火器的发展,开始出现要塞式阵地。防御者以矮墙围绕的要塞为阵地,周围挖掘壕沟,设置木桩、铁链、陷坑等障碍物,先用炮火、弩弓杀伤敌方,后以白刃格斗击退进攻者。

19 世纪,线膛火器用于战场,防御方为了抵御敌人火器的杀伤和提高防御的稳定性,日益重视阵地防御,除构筑多面堡、钝角堡等工事外,还挖掘堑壕 、掩蔽部等防护工事。战斗中,依托各种工事和障碍物,以火力与反冲击相结合,抗击敌人的进攻。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火炮和机枪的大量使用,防御方建立了由交通壕连接数道堑壕组成的阵地体系,纵深梯次地配置兵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飞机、坦克等先进武器广泛运用于战场,部队合成程度提高,防御纵深明显增大,阵地体系采用支撑点与堑壕相结合的体系,火力配系和障碍物配系日趋完善。战斗中,反冲击、反击等战术手段得到广泛运用,并增加了反空降的内容。战后,阵地防御战斗进一步向纵深、环形、立体方向发展,并加强了对核化生武器的防护,反坦克成为地面战斗的主要内容,电子对抗的地位日益提高,战斗中更加强调以兵力、火力的广泛机动挫败敌人的进攻。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组织阵地防御战斗较少,一般规模小、纵深浅,通常只构筑散兵壕、机枪掩体、交通壕等工事,障碍物配系较简单,战斗中主要以步兵火力结合阵前出击杀伤、消耗敌人。解放战争时期,阵地防御战斗规模扩大,阵地的纵深增大,通常构设数道堑壕和交通壕,并构筑单兵掩体、防空、防炮工事,在重要地段挖掘防坦克壕。兵力作纵深梯次有重点的配置,并集中兵力于主要防御方向,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构成以步兵火力为主,步、炮结合的火力配系。战斗中以重兵扼守要点,用近战火力、阵前出击和反冲击与敌人反复争夺,大量杀伤消耗敌人。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阵地防御战斗中形成了由前进阵地或战斗警戒阵地、基本阵地、预备阵地组成的,能防坦克、防空袭、防炮火和反空降的支撑点式阵地体系,兵力成纵深梯次配置,并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依托阵地抗击,阵前出击、袭击和反冲击挫败敌人的连续进攻。

基本要求

阵地防御战斗,通常战斗准备时间较充裕,防御体系较完善,坚守时间较长,防御任务艰巨。

基本要求有:

①建立全纵深、立体、有重点的防御体系。

②周密组织协同,形成整体抗击合力。

③严密组织各种保障,提高部队的生存能力和持续战斗能力。

④采取综合防护措施,降低敌火力毁伤效果。

⑤以依托阵地的顽强抗击和积极的进攻行动相结合,挫败敌人的进攻。

在固定地区依托阵地进行的防御。包括野战阵地防御和坚固阵地防御。

组织实施阵地防御战斗时,要正确选择主要防御方向和要点;全纵深、立体、有重点地部署兵力,掌握强有力的合成预备队;建立以营防御地域为基础的纵深、环形阵地体系;周密组织对地、对空火力配系和电子对抗配系;利用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和设置障碍物。战斗中,采取火力打击,布设障碍,兵力阻袭等手段,迟滞敌人机动,破坏敌人的进攻准备;严密防护和积极的攻势行动相结合,降低敌火力毁伤效率;依托阵地顽强抗击,大量杀伤消耗敌人;适时以反冲击、反击、伏击等攻势行动歼灭突入、穿插、迂回之敌,确保防御稳定。

未来信息化战争中,随着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隐蔽防御企图和部署更加困难,保存战斗力难度增大,防御部署易被割裂,作战力量的整体协调面临严峻挑战。阵地防御战斗将更加注重隐蔽防护,提高战场生存能力,战斗将呈现编组模块化、部署动态化、行动一体化、手段多样化等特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