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3 16:26

鲚为洄游性鱼类,春、夏季由海进入江河行生殖洄游。在干支流或湖泊的缓流区产卵。卵粒具油球,受精后漂浮于水体上层孵化发育。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肥育至秋后或翌年入海。成鱼食小鱼虾。小型鱼类,但在同属中其个体最大,大者长达40厘米,重280克。为长江下游地区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形态特征

体极扁薄。上颌骨后伸至胸鳍基部。无侧线,纵列鳞74-83。胸腹部具棱鳞。胸鳍前6根鳍条游离呈丝状。臀鳍基部极长,与尾鳍基相连。

体长,甚侧扁,背部较平直,胸、腹部具稜鳞。头侧扁,口大而斜,半下位。上颌骨游离,向后延伸至胸鳍基部;上下颌骨、口盖骨、犁骨上均有细齿。眼小,鳃孔大;全体被有薄而透明的圆鳞,无侧线。腹鳍小,臀鳍很长,鳍条在90根以上,基部后方与尾鳍基相连,基部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尾鳍极短小。体背和头部稍带灰黑色,侧面和腹部银白色。

生活习性

鲚鱼为洄游性鱼类,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份成熟的个体,成群由海入江,沿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其鱼群组成以3-4龄为多。在沿江上溯过程中,部分进入通江的湖泊或支流,在长江洄游最远的可达洞庭湖,在岳阳市城陵矶以上的干流就少见了。当年幼鱼顺流而下,聚集在海口咸淡水中生活,第二年才开始入海生长肥育。鲚在长江中产卵时间约在4-6月,5月上、中旬为最盛期。成熟鱼群进入沿江湖泊、支流或者在干流浅水弯道、流速较缓的地区产卵。受精卵漂浮于水的上层进行发育孵化。鲚鱼食动物性饵料,成鱼以小鱼和虾为食,幼鱼则以端足类、枝角类、桡足类为食。在产卵洄游时期的成鱼很少摄食。

种群分布

为长江下游地区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