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骑常侍

更新时间:2023-12-30 12:47

散骑常侍,是古代官名。入则规谏过失,备皇帝顾问,出则骑马散从。

历史沿革

渊源来历

秦置有散骑,又置有中常侍。其散骑之职为侍从御驾左右,专司对皇帝劝善规过,议兴议革;中常侍得以出入宫禁,常从侍帝之左右。 汉沿袭秦制,由士大夫充任,没有定员,都是加官,一般加给列侯、将军、卿大夫等官爵之上。戴武冠,都加饰银珰附蝉为文,貂尾作饰,称作貂蝉。后汉裁减了散骑,中常侍改由宦者充任。魏文帝黄初年间,又设置了散骑,与中常侍二者合而为一,直接称为散骑常侍,又由士大夫充任。

魏晋时期

散骑常侍在曹魏时职能与东汉的中常侍职能相近,都是高才英儒担任,接替了西汉时期尚书直接接受皇帝诏书执行临时任务的权限,与东汉中常侍负责诏狱相仿。曹丕曾经专门下诏解释他任用散骑的目的:通过担任散骑受到历练,然后出任地方治理州郡。 像东汉中常侍审理李云、杜众谏阻案件一样,在魏明帝时期,曹睿把谏阻的张茂也下散骑审理。

晋置散骑常侍四人,处理章表、诏命、优文、策文等事,虽然隶属门下,而实际上另成一省,潘岳说的“寓直在散骑省”正是指这个省。另外,散骑官有六:散骑常侍之外,有员外散骑常侍,无定员,因为魏末,有的散骑常侍列在员外,因而有了员外散骑常侍之名。晋太始十年,帝常命二位员外散骑常侍合作当值,因而有了通直散骑常侍之称,并定置四人。从魏到晋,又与散骑常侍同时置散骑侍郎四人,与散骑常侍、黄门侍郎共同处理尚书奏案,东晋废除了此职。晋武帝时,还置有不定员的员外散骑侍郎。又有通直散骑侍郎四人。东晋把中书省合并入散骑省,所以庾亮《让中书笺》说:“现今省署合并,不宜多置官员。过去把中书政务并入散骑,这是恰当的作法。现今皇帝喉舌的要务职在门下,表章诏命则职在散骑,实在没有再设立中书省的必要。”晋散骑官职任很重要,与黄门侍郎同称为“黄散”。《晋令》称:“散骑常侍为三品,冠戴貂蝉,绛色朝服,佩水苍玉。”

南北朝至隋

宋置四人,亦作为加官,任职时间长,地位重要,一人为祭酒,管领六散骑;另外还设集书省统管各散骑之职务。齐沿袭宋制但裁减了祭酒之称号。梁沿袭宋制而加俸粮至满二千石,后来定为第十二班,高功者一人为祭酒,与散骑侍郎一人分左右对掌禁令。自宋以来,散骑之职用人杂乱,所以其官也降低了地位。宋大明中,虽比照侍中之标准选任散骑职官,但到底也未能使其职显位重起来。天监六年,帝下诏称:“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都是清望要官,应当依照过去的规定改革选制。”于是,散骑常侍被视为与侍中相同,通直散骑常侍被视为同于中丞,员外散骑常侍被视为同于黄门侍郎。陈沿袭梁制。后魏散骑常侍置于集书省,为二品:太和末年改为从三品,管领六散骑。北齐置六人,其他与后魏相同。后周散骑常侍为加官。

隋文帝在门下省置散骑常侍四人,从三品,掌管陪驾从侍左右与朝内当值,也设六种散骑常侍。开皇六年,裁减了员外散骑常侍,隋炀帝三年,又裁减了散骑常侍和散骑侍郎。

唐朝以后

武德年间为从三品散官贞观十七年六月改为职事官,置两员,隶属门下省。高宗显庆二年十二月,始分左右各两人,左隶门下省,右隶中书省龙朔二年改名左右侍极,咸亨元年复旧。时左、右散骑常侍都为金蝉珥貂,左散骑与侍中左貂,右散骑与中书令右貂,合左右散骑、侍中、中书令共为八人,故同称为“八貂”。代宗广德二年升为正三品,左右各加置四人。

散骑常侍在两省的地位仅次于侍中中书令德宗贞元四年二月十八日敕云:“左右散骑常侍,是中书门下正三品官,谓之侍极,宰臣次列。”(《唐会要》卷五四《左右散骑常侍》)散骑常侍的职掌是“侍奉规讽,备顾问应对”。(《唐六典》卷八《门下省》)太宗贞观十七年,刘洎为散骑常侍,曾谏诘难公卿表。德宗兴元元年二月,因奉天解围,百官庆贺,右常侍贾隐、林忭舞因质言曰:“陛下性多太急,不能容忍,若旧性不改,虽朱沘败亡,臣亦恐忧未艾也。”(《唐会要》卷五四《左右散骑常侍》)德宗纳之。但是,唐代散骑常侍进谏规讽的职能并没有得到正常发挥,如上述敢于进谏者为数不多,长期以来形同虚设,穆宗长庆四年五月,谏议大夫李渤奏称:“据六典,常侍(侍)奉规讽,其官久不举职,习以成例,若设官不责其事,不如罢之,以省其费,苟未能罢,臣请特敕,令准故事,行其职业。”(《唐会要》卷五四《左右散骑常侍》)。散骑常侍因其地位太高,多以安排元老重臣,在司法活动中反倒没有什么特殊作用。但在文宗太和五年,崔玄亮为右散骑常侍,“宰相宋申锡郑注所构,狱自内起,京师震惧。玄亮首率谏官十四人,诣延英请对,与文宗往复数百言”。(《旧唐书》卷一六五《崔玄亮传》)“请不于内中鞫,乃改用法司鞫之。申锡方免死”。(《唐会要》卷五四《左右散骑常侍》,《唐会要》作崔元亮,当是避清讳)此案当属特例,但也可看出散骑常侍可以谏官领袖的姿态出现,对司法进行监督。

宋不常置。辽属门下省。金、元不设。

相关记载

唐·杜佑通典》:

散骑常侍。自秦置散骑,又置中常侍,散骑骑并乘舆并音步浪切。骑而散从,无常职。后,中常侍得入禁中,皆无员。汉因之,并加官。说在侍中篇。散骑有常侍侍郎与侍中黄门侍郎。后汉中,初省散骑,而中常侍改用宦者。魏文帝黄初初,置散骑,合于中常侍,谓之散骑常侍。后用士人,始以孟达补之,久次者为祭酒。孟达字子度,自蜀降魏。魏文帝善达之姿才容观,以为散骑常侍。散骑常侍掌规谏,不典事。貂璫插右,骑而散从。又有员外者,因曰员外散骑常侍。晋泰始中,令员外散骑常侍二人与散骑常侍通员直,因曰通直散骑常侍,亦武冠,右貂,金蝉,绛朝服,佩水苍玉。山公启事曰:「郄诜才志器局,当为黄散。」黄散谓黄门侍郎及散骑常侍。又曰「散骑常侍缺,当取素行者补之」,遂举郄诜。又阮孚字遥集,为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为所司弹纠,帝宥之。又曰贾充为常侍,后改常侍为侍中,未详其义。散骑常侍、黄门侍郎,共平尚书奏事。虽隶门下,而别为一省。潘岳云:「寓直散骑省。」自魏至晋,共平尚书奏事,东晋乃罢之,而以中书职入散骑省,故散骑亦掌表诏焉。郑默字思元,为散骑常侍。武帝出南郊,侍中以部陪乘,诏曰:「使郑常侍。」谓默曰:「卿知何以得参乘?昔州内举卿也。」为十二郡中正举也。又傅玄为散骑常侍,与皇甫陶俱掌直谏。又华峤字叔骏,加散骑常侍,班同中书。寺为内台,中书、散骑、著作及理礼音律,天文数术南省文章,门下撰集,皆典掌统之。宋置四人,属集书省。齐散骑侍郎、通直散骑侍郎员外散骑侍郎并为集书省职,而散骑常侍为东省官。其二卫、四军、五校为西省官,说在将军总叙篇。周盘龙自平北将军为散骑常侍,武帝戏之曰:「卿着貂蝉,何如兜鍪?」对曰:「此貂蝉从兜鍪中出耳。」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旧为显职,与侍中通官。其通直员外,用衰老人士,故其官渐替。

宋大明中,虽革选比侍中,而人情久习,终不见重,寻复如初。梁谓之散骑省,天监六年,诏又革之,六年,诏曰:「在昔晋初,仰惟盛化,常侍、侍中,并参帷幄。员外常侍,特为清显。可分门下二局,委散骑常侍、侍中,并参帷幄,尚书案奏,分曹入集书。通直常侍,本为显爵,员外之选,宜参旧准人数,依正员格。」自是散骑视中丞,通直视侍中,员外视黄门郎。然而常侍终非华胄所悦。常侍亦四人,功高者一人为祭酒,与侍中高功者一人对掌禁令,纠诸逋违。陈因梁制。后魏北齐皆为集书省,掌讽议左右,从容献纳,领诸散骑常侍、侍郎及谏议大夫、给事中等官,兼以出入王命,位在中书之右,魏高祖谓散骑常侍元景曰:「卿等自在集书,阁省逋堕,致使王言违滞,起居不修。」又宋弁为散骑常侍,迁右卫将军,领黄门。弁屡让,高祖曰:「散骑位在中书之右,常侍者,黄门之庶兄,领军者,二卫之假摄,不足空存推让而弃大委者。」其资叙为第三清。明亮为常侍,加勇武将军,进曰:「臣本官常侍,是第三清,今授勇武,其号至浊。」北齐常侍定限八员,如金紫光禄大夫。隋诸散骑官,并属门下省。凡历代散骑官,有郎骑常侍、汉书有之。颜师古曰:「官为郎而常侍,以侍天子,故为郎骑常侍。」散骑常侍、散骑侍郎、魏初,与散骑常侍同置。员外散骑常侍、魏末置,齐梁用人卑杂。又朱异为员外常侍、侍中、中领军、中书舍人,四职并驱卤簿,近代未之有也。又贺琛字国宝,迁员外散骑常侍,旧尚书南座,无貂,貂自琛始。员外散骑侍郎、晋武帝置。晋代名家,身有国制者,起家多为员外散骑侍郎。通直散骑常侍、按:魏末,散骑常侍又有在员外者。晋泰始十年,武帝使二人与散骑常侍通员直,故谓之通直散骑常侍。齐梁微轻。

北齐张景仁除通直散骑常侍,及奏,御笔点除「通直」字,遂为正常侍。通直散骑侍郎。初,晋武帝置员外散骑侍郎。及大兴中,元帝使二人与散骑侍郎通直,故谓之通直散骑侍郎。按;历代常侍,或有员外者,或有通直者。故史传中谓员外散骑侍郎或单谓之员外郎;谓通直散骑侍郎或单为通直郎;其非员外及通直者,或谓之政员散骑侍郎,或单谓之政员郎。大唐贞观二年,制诸散骑常侍皆为散官,从三品,后悉省之。贞观十七年,复置为职事官,始以刘洎为之。其后定制,置四员,属门下,掌侍从规谏。显庆二年,迁二员,隶中书,遂分为左右。左属门下,右属中书。左散骑与侍中左貂,右散骑与中书令右貂,谓之八貂。龙朔二年,改左右散骑常侍为左右侍极,咸亨元年复旧。

唐六典》:秦置散骑,又置中常侍。其散骑傍乘舆,专献可替否;中常侍得出入禁中,常侍左右。汉因之,并用士人,无常员,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等。冠武冠,皆银铛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貂蝉。后汉省散骑,而中常侍改用宦者。魏黄初复置散骑,典中常侍合为一,直曰散骑常侍,复用士人。晋置四人,典章表、韶命、优文中书事并附散骑,此事宜也。方今喉舌之要则任在门下,章表诏中二千石,后班第十二;高功陈氏因之。后魏集书省置散骑常侍,第二品;太和末,从三品,亦领六散骑。北齐置六人,余同魏氏后周散骑常侍为加官。隋文帝门下省置散骑常侍四人,从第三品,掌陪从朝直;亦置六散骑。开皇六年,省员外散骑常侍,炀帝三年,又省散骑常侍、散骑侍郎。武德初,散骑常侍加官。贞观初,置散骑常侍二员,隶门下省;明庆二年,又置二员,隶中书省,始有左、右之号。并金蝉、珥貂,左散骑与侍中左貂;右散骑与中书令右貂,谓之八貂。龙朔二年改为左侍极,咸亨元年复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